林美琴的讀寫人生

標籤

Facebook 名片貼

顯示具有 散文/隨筆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散文/隨筆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10月19日 星期一

閱讀,改造生活的儀式


台南市公共圖書館樂讀誌(2015/10月號)
常有人問我:為什麼要推廣閱讀?對我而言,不只是想分享人生中美好的閱讀體驗,更希望為目前低迷的書市培養更多的讀者,讓懷抱寫作夢的作家能有繼續寫下去的動力,同時也期許這一代的風景被書寫、被閱讀,那麼,文化得以保存與延續。
⋯⋯
然而,對應現今為考試而讀書、離開學校就不見得要閱讀的普遍現象,我必須先思辨的議題是:不需要為考試而讀時,又為什麼而讀呢?回歸我自身的閱讀體驗,閱讀不只是知識,更是生命飛翔的姿勢。我在書頁間尋幽訪勝,從書本的心靈神遊到自身的生命壯遊,閱讀讓我找到心靈的好望角,在古今中外時空淬鍊的智慧裡,釐清迷惑的思緒,解開紛擾的糾結,攢積改造生命的能量,擘劃人生的美好藍圖。這樣與生命相依相隨的閱讀表情,從幼兒時如何讓書本成為生活中的一分子,學齡孩子閱讀興趣、能力的養成,到成人的閱讀素養,得以在快速更迭的時代氛圍中,藉由閱讀啟發新思維、洗滌與療癒自己,儲備人生昂然前行的養分,乃至於老年時,讓閱讀是孤獨自己的最佳陪伴……這一路走來,就是我推廣閱讀的希望工程了。
但是,在現今的閱讀教育中,為何培養不出喜歡閱讀的孩子?我發現最大的關鍵在於制式規格化或功利速成的學習環境中,過度偏重語文的操練,缺乏感受與思考的情境,閱讀無法由外而內,走入生命,因此,我致力於引介生命閱讀,藉由圖文的表象解碼與意象編碼,讓閱讀成為一場場與自己親密聯繫的意念之舞。
一直很喜歡德國文學家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的這段話:
這世界的書,並不是都會給你帶來幸福,但是,它們會悄悄的,教你回到自己的內部。在那裡蘊藏著你所需要的一切:太陽、星星以及月亮。因為他所尋求的光,都住在你本身內部。長期間,你在萬卷書籍裡所尋求的睿智,如今已從所有的紙頁亮著光輝-因為,如今睿智都已屬於你。
就讓閱讀是外在情節到內在生命覺察的意念流動,是感動、覺醒到改變自己的行動,打開一本書,讓閱讀成為改造生活的儀式,從紙頁的光洞見生命的光。

2014年8月2日 星期六

生活的樣子 <原載103年7月26日中華日報副刊>


 
         酷熱的夏日午後,什麼事也不想做,暫時逃離忙碌的生活軌道,放縱逸遊一下,但滿滿的工作清單卻讓我的偷懶產生罪惡感,想到佐野洋子<無用的日子>一書,就理直氣壯的忙裡偷個閒吧

佐野洋子是日本知名的繪本作家,但她在書中不提自己的豐功偉業,反而以平淡的筆觸記錄下廚、買菜、逛街、和朋友閒話家常、看韓劇等生活中瑣碎的點點滴滴,這不也是平常人過的生活?不值得大書特書吧!但佐野洋子卻在有用價值當道的時代中,反其道而行的談「無用」的生活哲學。如同她在書中提到的:「世俗價值不斷強調無論到了幾歲都要積極進取的觀念像是一種強迫症不斷對我們洗腦。」於是,人們汲汲營營或庸庸碌碌,忙於追尋生活中炫麗或光耀的片刻,卻往往忽略或漠視了經年累月每個吃飯穿衣的尋常日子,沒有當下,只有繃緊神經望向遠方,背負著沉重的負荷或過多的期待辛苦過活,於是,對於未知的未來充滿焦慮,生活中片刻的無所事事立即感到不安,沒能好好感受每個當下真實而細膩的觸動,像是清晨一朵花的悄然綻放,或是春雨過後空氣中潛動的清新草香,一生攢積的就只是一片蒼白的虛無了。佐野洋子誠懇的描述一個老者如何過著一個個「無用的日子」,在普世的有用價值中自我解嘲,辛苦過活,因此,當她聽到醫生宣布癌症轉移,大約還有兩年可活,知道自己死期的同時,也獲得了心靈的自由,折磨十幾年的憂鬱症竟然幾乎痊癒接著,她將多年存著備用的醫藥費去買了一部心儀已久的英格蘭綠積架跑車,開心的說:「啊!我這輩子都在找這樣的男人,可惜一直沒找到。」然後興味盎然的快樂出遊去,將愛車撞得坑坑疤疤也不以為意,日子過得瀟灑而自在,這就是她想要的生活樣子啊孔子曾說:「未知生,焉知死。」,但對於佐野洋子來說,卻更是「未知死,焉知生。」,因為死亡的豁達,解答了生存的疑惑,坦然接受自己「無用」的日子,打造了她無憾的人生。

    如果說佐野洋子的生活樣子是一部撞凹的積架跑車,那麼另一個描繪自己生活樣子的作家就是張愛玲了,她曾以「生命是一襲華麗的袍子上面爬滿了蝨子來形容她的生活樣貌,或者,積架、華袍都是人生華麗的追尋與想望,但真實的人生如同不可能永遠亮麗如新的積架,而華袍也終將黯然失色,佐野洋子面對生活的猛烈撞擊如同看待跑車上的凹洞而豁達以對,將人生最後一幕活得精采而痛快而張愛玲卻讓長年的憂傷如蝨子慢慢啃噬自己,不同的生活樣子決定悲喜各異的人間風景啊!

    那麼,我又該如何描繪自己的生活樣子呢?記得先生剛買車時,興高采烈的開著新車出門兜風去,沒想到才剛出家門,就被一個騎著老舊腳踏車,載滿回收紙箱、什物的拾荒老人側面撞上,新車頓時被撞出一個凹洞,這應該是個心疼不已的時刻,沒想到先生竟驚喜的說:「我們的車子有酒窩了!」

    那麼就以這部有酒窩的車子來當作我的生活樣子吧!遇到不可預期的逆境或天不從人願的時候,不妨就將這樣的殘缺視作酒窩笑看人生如同佐野洋子說:「只要吃飽睡足,就可以過日子。就讓我多用一點心去珍惜、關照這許許多多的尋常日子吧!這一點一滴加乘的就是我的人生啊!此刻的我,以一本書度過閒暇的「無用」日子,漫步文字阡陌間,緩緩沁出恬靜、溫暖與踏實,心靈的酒窩漸漸浮現,嗯!我喜歡這種生活的樣子。

 
     




2014年6月12日 星期四

花海中的行人

上完課回家途中,經過一路黃燦阿勃勒和焰紅鳳凰花交織的花海。對阿勃勒最早的印象是因為它是母校台師大的校花,取其果實細長如教鞭之意象。而鳳凰花更是畢業季節都會出現在作文或畢業生致答辭的文句。從小在宜蘭長大的我,有一次和同是宜蘭鄉親的台南社大校長聊起,我們從小共同的疑惑是畢業時為什麼總要提及鳳凰花啊!後來在南部看到六月畢業季時一團團不看到都難的火紅,像宣示著熱血沸騰的青春,才知道它真是畢業生的最佳代言人啊!
現在,我穿梭在這條阿勃勒與鳳凰樹織錦如畫的花徑上,彷彿寫著我的青春紀事。 從小就懷抱教書夢的我,何其有幸能實現一直煨著的夢想,成就我想要的生活樣子。感謝這一路上接引我的人事物,在燦黃焰紅花雨紛飛中,繁華如夢,我是夢裡的行人,至今仍在我光燦的夢裡,踏實的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