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美琴的讀寫人生

Facebook 名片貼

2013年9月8日 星期日

知識經濟時代的希望之翼--閱讀教育的推展與精耕策略

 

    台灣的閱讀教育近幾年來也受到有識之士的重視,然而,求好心切與要求速成業績的心態下,卻逐漸浮現閱讀教育的困境,一是只注重量的累積,透過以閱讀量為獎勵誘因,雖然孩子大量閱讀,但為求速成,只是大略瀏覽情節,養成走馬看花,囫圇吞棗的閱讀習性,滯困於疏懶的思考能力與貧乏的感官體會,無法在閱讀中涵養覺、思、辨等能力,未能內化與活化學習,功虧一簣。二是以花俏、熱鬧的閱讀活動取悅孩子,也許有趣的材料與活動是引領孩子進入閱讀天地的觸媒,但如果無法接續循序漸進的閱讀計畫與閱讀教學策略,逐步提升深度閱讀的能力,進而體會在字裡行間生命共鳴的愉悅,領悟閱讀的獨特魅力,那麼閱讀將只是童玩的一種,也會被更具娛樂吸引力的電動玩具所取代。如同金車教育基金會在2005年十月下旬到十一月上旬的抽樣調查顯示,國內幼童每天至少花1小時看電視,許多青少年看電視時間,遠多於做功課時間,只約一成四的家庭花最多時間看報或閱讀;四成七的家庭沒有閱讀習慣。因此,現在的孩子對閱讀沒興趣,卻受到電視及網路的強烈影響,最熱衷的活動是電玩,習慣接受淺薄的電子媒體資訊,將自我架空在聲光的表象世界中,思考呆滯、心靈浮動,失去抽象思維的能力,也少了與心靈深度對談的生命品味。
因此,如何兼具興趣養成、又能提升閱讀能力的閱讀教育,順利培養孩子成為兼具閱讀習慣與品味的自主閱讀者,是現今閱讀教育極需思考的課題。相對於世界各國有系統、有方法,並願意投資、期能使閱讀創造主流價值的政策與行動,台灣的閱讀教育欠缺有效推動的策略與長遠目標的規劃,在深化與活化上都顯得後繼無力。從城市到鄉村,雖不乏閱讀教育的推廣活動,像是親子共讀講座、故事媽媽培訓等,但卻偏向於點狀耕耘,端賴各單位提出活動申請,給與經費的補助,或是大拜拜式的一天閱讀嘉年華會,缺乏政策面的長程規劃,因此,在幼兒與國小低年級階段,閱讀活動看似蓬勃發展,像是故事媽媽進入校園、班級說故事,多樣精緻、有趣的繪本吸引孩子的目光,但在中年級自主閱讀的關鍵階段卻出現學習斷層,顯得後繼無力,一來是閱讀教育的觀念偏差,許多家長認為教科書才是學習考試的重要依據,課外閱讀只是閒暇空閒時的「閒書」,隨著進入中、高年級、國中,學校的功課壓力變重,沒有時間讀所謂的「課外書」,二來,缺乏閱讀教學的理念與策略,學校的閱讀課常只是帶學生到圖書館隨意看書,所謂的閱讀教學也只是字形、字音與字義的機械化讀寫練習,缺乏語感訓練到文意理解、賞析等深度閱讀教學,因此未能培養具深度閱讀能力與品味的讀者,進而持續閱讀的興趣,這都是目前閱讀教育推動的根本困境。
美國教育學者冷納說:「閱讀是建構的過程,需要有策略,需要有動機,也是一種終身的追求。」解決台灣當前閱讀教育困境的方法在於活化與深化的閱讀教育策略。從活化而言,對於現在接觸各類聲光刺激的孩童而言,推動閱讀不能只是空有滿腔熱誠,還需要運用孩子能夠相應的方法,從吸引閱讀興趣到引發主動學習的行動,才能讓孩子願意與閱讀親密接觸,體會閱讀的樂趣,涵攝主動學習的動機。國內在閱讀活化的策略上卻顯得配備不足,一是缺乏活化的創意思維,閱讀活動常是一本書、一張讀書心得單的制式行動,為了成果展現,要求形式的美化,勉強沒有想法的孩子補足字數交差,成為學生的壓力與負荷,搞壞閱讀胃口。 二是雖然活動創意十足卻內容空洞,嬉戲一場,忽略了閱讀學習的本質;三是傾向於造成孩子壓力與負擔的學習就放棄,形成淺碟學習現象,造成學習品質低落。而世界各國推動閱讀的策略以「既快樂、又知性」的綜合「成長求知體驗」為訴求,兼具刺激學習動能與發展有效學習為目標,開發多元的閱讀材料、發想創意、活潑的閱讀活動、營造生動活潑的閱讀情境,激發孩子主動學習的意願,鼓勵深度閱讀探索的動力。在多元閱讀材料上,各類書籍的創意設計,讓孩子從玩書開始,自然投入書香的懷抱中,養成閱讀的習慣。就閱讀活動的發想而言,活潑、有趣如偵探柯南探索的創意學習單設計取代了呆板、單調的讀書心得空白紙頁,吸引孩子的閱讀興趣;各式小書的創作,以一張紙變化一頁書、四頁書、五格書、翻翻書等多種如魔法般的閱讀遊戲,讓孩子有興趣親近書籍、瞭解書籍,增進對書本的親密感情,也取代了制式化讀書心得的枯燥乏味;同時,各種閱讀道具、戲劇表演、讀劇活動、閱讀百衲被、閱讀睡衣派對、閱讀馬拉松、都在孩子樂意參與的聽、說、讀、寫、操作等學習體驗中,自然愛上閱讀與寫作,像是法國由文化局發起的讀書樂(Lire en Fête)活動,已連續舉辦十七年,透過如「閱讀奇遇記」等各式活潑生動又具學習內涵的閱讀活動,在玩樂中提升閱讀的興趣與能力。日本的兒童「讀書明信片郵寄比賽」,由「全國學校圖書館協議會」設計明信片,再由小朋友在明信片上寫、畫心目中一本好書的特色和喜愛理由,推薦給親朋好友,讓好書得到肯定、鼓勵與推廣,也讓孩子學習表達想法,促進閱讀交流,提升閱讀興趣;又如定期辦理「青少年讀書感想文全國競賽」、「感想圖全國競賽」,藉由圖文創作發表閱讀心得,優秀作品並彙整出版「感想圖全國競賽」月曆,不但可鼓勵孩子閱讀好書,月曆掛在家中也可以潛移默化,培養閱讀習慣;而香港在人潮密集的捷運站廣告欄中也可以發現圖書館的閱讀活動海報,營造閱讀氛圍,也足見對閱讀的重視與用心。就營造閱讀情境而言,先進國家投入大量資源,以創意的規畫、溫馨的空間,讓圖書館充滿溫馨與知性,成為孩童汲取知識,製造快樂記憶的泉源。新加坡是發展閱讀環境不遺餘力的國家,除了在全國最昂貴的地段建設國家圖書館,在人潮擁擠的烏節路地段的百貨大樓裡也不會遺漏圖書館的設置,特別是為青少年打造的裕廊圖書館,以青少年參加的圖書館設計比賽得獎作品為藍圖設計規畫,顛覆了傳統圖書館的刻板印象,館內明亮、寬敞的空間、舒適的懶骨頭座椅,一望無際的遼闊視野,可以一個人邊聽音樂邊享受閱讀的愉悅時光,也可以是三五好友談書的聚會,也有一處舞台可以來一場自我風格的演奏,或是參與這個圖書館的青少年志工組織,規劃圖書館的活動;也有一處讓青少年定期為圖書館改裝的空間,自在揮灑閱讀的夢想,這一切的精心安排,有效吸引青少年前來圖書館,親近閱讀。而在館內兒童圖書區不同於青少年的酷、炫風格,營造了色彩鮮明的夢幻童話王國,更有諮詢人員隨時為孩子解答各類閱讀的疑難雜症,並提供教師與家長各類閱讀的資源,而香港教育署也重視圖書館在推動閱讀教育的重要功能,在一九八三年就訂出連續十五年的「課室圖書館計劃」,凡是有十二個班級以上的學校,政府規定一定要有擁有圖書資訊文憑的老師專責管理圖書室,並從香港中文大學借調了兩位教授,專門到教育署輔導、推廣學校圖書館計劃,推動閱讀活動,相對於台灣的小學圖書室交由志工媽媽管理的方式,在圖書館的運用效能與發展受到侷限,也間接阻礙閱讀教育的啟蒙發展
就深化的閱讀策略而言,提升閱讀能力是持續閱讀興趣與習慣的重要關鍵,具有全盤規劃的閱讀策略,才能有效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首先,瞭解孩子的閱讀狀況,安排循序漸進的閱讀計畫與閱讀材料,由淺入深、由少到多、從簡單到複雜、由共讀到預讀;從有趣、創意的興趣引發到感受、思考、深度議題的探討,像是運用繪本,引起閱讀的興趣;透過橋梁書,順利銜接繪本到文字書、聽故事到自主閱讀的學習進程;讀詩培養語感,體驗文字敲扣心靈的美好感受;透過寓言、短文逐漸培養文字閱讀能力,再至成長小說、經典文學、大獎作品等系列閱讀,循序漸進,構築閱讀鷹架,登高望遠,才能有效提升閱讀層次,開拓閱讀的視野與格局,培養具鑑賞力的成熟閱讀者。
其次,透過閱讀課、班級共讀活動、讀書會等設置,落實閱讀指導教學,培養深度閱讀的技巧,才能體會閱讀的魅力,進而培養主動閱讀的能力與興趣。如同新加坡近年推動教育改革,以「教少學多」為口號,不再如以前填鴨式的灌輸教學模式,減少每學期的課文量,並培訓老師閱讀指導的技巧,鼓勵老師以更充裕的時間指導學生閱讀方法,培養自主深度閱讀的能力,因為對閱讀材料的探究越精闢,也越能引領學生發現閱讀的深刻趣味。透過共讀一篇文章、一本書等閱讀材料,帶領學生從預測、結構分析、文意掌握,特色賞析、疑惑釐清、知識應用、價值思考等閱讀方法深入閱讀,從記憶層的淺層學習到理解層的深刻領悟,延伸思考層的內化應用與創造學習,從平面表象到立體心象的深入探究,提煉閱讀的雋永情趣,構築豐富的心靈景觀,讓閱讀不只是文字的堆積,更在於透過文字解碼和語意編碼的語感能力,延伸想像空間,開拓心靈視野,培養創造力,刺激腦神經元活化,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提升思辨的能力,才能彰顯閱讀教育在新時代的主流價值。
希望台灣的閱讀教育能透過活化與深化的閱讀策略,規劃具體的方針與推展的計畫,從涵養閱讀興趣,培養閱讀習慣,提昇閱讀能力,都能有持續發展的願景與落實的實踐行動,使閱讀成為教育的希望之翼,讓孩子從生活到生命,從幼兒到成年,都能因閱讀而讓心靈自在遨翔,並成為新時代學習的有效途徑,創造學習的無限可能。                               文章日期:2010-09-27 22:5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