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美琴的讀寫人生

Facebook 名片貼

2013年9月4日 星期三

繪本--閱讀助力或阻力?

 

 



繪本,英文叫作「picture book」,中文同時譯作「圖畫書」和「繪本」。這是以圖像或圖像搭配文字,並藉由連貫的頁面來表現內容的書種。閱讀繪本可以從書中的圖像涵養美學素養,發展藝術教育,也可以作為孩童閱讀的啟蒙,觸動閱讀興趣,誘發閱讀行動,成為培養閱讀興趣的重要媒介。
然而,近年來許多師長卻相繼提出這樣的疑惑:為什麼有些孩子從小接觸繪本,反而失去閱讀文字書的耐心與能力,阻礙了閱讀續航力?如此一來,繪本在孩子的閱讀學習上,扮演關鍵的角色,可以是啟蒙閱讀興趣的助力,但也可能是高層次閱讀能力的阻力。學者培利.諾德曼(Perry Nodelman)與金史密(Evelyn Goldsmith)的研究也都發現: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的確可以利用圖畫書來增強閱讀的興趣,但是有的孩子卻只讀圖不讀字,繪本對於閱讀技巧的發展有利也有弊。(註:「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p.249,天衛文化公司,台北:2000年)
繪本成為閱讀阻力的原因在於讀者被生動、有趣的畫面所吸引,看繪本如同看電視一般,瀏覽圖畫的五光十色,只是淺層和具象的「看」到,長久下來,孩子過於依賴圖像的具體呈現,反而呆滯了想像力,也失去了思考能力對於需要想像、思考、自行組織意義的文字符碼常會興趣缺缺,也就沒有耐心讀文字書了。舉例而言,如果我們拿出一顆紅蘋果,告訴孩子這就是蘋果,若孩子被動接收這顆紅蘋果的表象,不加思索照單全收,以後看到一顆青蘋果可能也不知道那也是蘋果,因為他對蘋果的全部認知就是上次看到的紅色果子;若從文字來學習「蘋果」,因為文字是抽象的符碼,學習者必須主動透過想像、思考來認知學習的主題。例如:「蘋果是什麼形狀的?是什麼顏色的?味道如何?」再從這些訊息進行推論、整合,逐步在心中發展「蘋果」這兩個字的意念。
電視對孩子思考發展的阻礙已有多位學者專家提出研究結果來證實,既然如此,我們如何避免孩子閱讀圖畫書時像看電視一樣呆滯了思考與想像力,而能從閱讀興趣逐漸涵養閱讀的能力?
圖像有兩種基本的表現方式,一是指涉(denotation),一是示意(exemplification),指涉是具體描繪出物件,讓觀畫者直接接收;而示意則是藉由圖像形成表徵的意象來表達意念、情緒等抽象意涵。例如:上文舉例的蘋果若放在醫生或牛頓旁邊,就常不只是蘋果圖像的表現,而是傳達健康或地心引力意念的象徵繪本是視覺藝術的呈現,也是書,具有傳遞訊息、表達意念的目的。研究圖畫書的學者珍•杜南(Jane Doonan)認為:不瞭解圖像如何傳情達意並不影響閱讀繪本的樂趣,不過,卻侷限了對繪本的理解。在圖畫中發現可以咀嚼之處越多,那麼,我們接收的就更豐富。(註:「觀賞圖畫書中的圖畫」,p.10,雄獅美術,台北:2006年)
 
 
因此,一本優秀的繪本常不只是從圖像指物認名、辨識物件的指涉功能而已,繪本創作者更常運用圖像作為示意的途徑,轉化圖像為意念的表徵來傳遞意涵。如同文字作者一筆一劃寫成文字,組合成詞句、段落、篇章等語意符碼,傳遞訊息或意念,優秀的繪本創作者除了具有構思的創意,也需要透過圖像的精準掌握,作為傳導感覺與意念的媒介。透過線條畫出造型,安排構圖,加上色彩組成畫面,有的作者還會運用象徵、細節,讓意念可以更清楚傳達;而選用的媒材也表現了肌理與質感,傳達了情緒、氛圍與意念,透過這些圖像訊息的想像與思考,才能深入瞭解繪本表達的意念。因此,繪本對於滋養閱讀力是有所助益的,它能在具體圖像和抽象意念之間,以圖畫的示意表徵,作為理解抽象意念的中繼站,發展從情節瀏覽到意念主旨掌握的閱讀關鍵能力。例如:在「小白跑啊跑」(圖.文/小倉廣一,譯/鄭明進,小魯繪本時間)這本繪本中,以小男孩牽著小狗小白來到一座燈塔前的畫面,傳遞死去的爺爺對小男孩的意義,如果讀者可以從燈塔指引船隻的功能聯想,推論出爺爺對小孫子具有指引人生方向的意涵,就能體會作者傳遞的生命意念。筆者的教學經驗也發現:能夠從繪本攫取豐富意象的讀者,在閱讀文字書時更能從文字的象徵、修辭技巧等意象中攫取意念,從字裡行間感知所謂的「弦外之音」,也就是讀繪本後,不是以圖畫取代文字而不讀文字,反而從具體圖像延伸的「圖感」涵養感受與抽象思維的能力,更有助於文字抽象符碼的理解與掌握。不像許多小朋友在閱讀文字書時,只想知道情節的發展,常跳過作者細膩經營意象與氛圍的描述文字,因此讀完後也只是很好笑或很好看的結論,沒有深刻的共鳴與感受。
 
 
 
 

圖解:隨著小狗的引領,小孫子踏著爺爺生前的足跡,來到散步路途的盡頭,盡頭處是一處燈塔,彷彿爺爺也如這座燈塔一樣,在模糊的清晨光影中,指引著孫子人生的方向。(圖.文/小倉廣一,譯/鄭明進,小魯繪本時間)
 
因此,繪本不只是閱讀興趣的啟蒙,更可以是閱讀能力建構的媒介,在教學現場或親子共讀時,可以在繪本一頁一頁的圖像中,與孩子一起從圖畫來想像與思考,發展感知意念的途徑,例如:從圖像的表情、動作來體會書中角色的心情,從顏色感受情緒、從構圖看出角色彼此的關係、發現了哪些小細節?有哪些印象特別深刻的畫面……?透過這樣的推論過程,就能發展出文意的線索,從有所感進而有所得。如此一來,繪本就能為後續高層次閱讀作好暖身與銜接,成為閱讀發展的助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